吳壯
MOU建筑工社主持設計師
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,似乎給每個人生都按下了“快捷鍵”。在被拉緊了發條、一路狂奔的過程中,那種張弛有度的節奏感被逐漸打亂,閑暇的慢生活也漸行漸遠...來自工作、生活各方面的壓力讓都市里的青年人神經緊繃,人際疏遠,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變得敏感而脆弱。 如何尋找一種自洽的生活方式,在快速變化之中與自己乃至世界和解?湖舍民宿,位于淮安洪澤湖人民路北側,由最初兩層建筑面積僅120平米的商住房改造而成,共5間客房,其余室內空間均為公共空間。在如此狹小的空間中,需要實現公共開放區域與居住體驗達到一個完美的平衡,讓來此游玩居住的年輕人卸下內心的包袱,敞開心扉與友人或是陌生人產生更深的情感聯結,重新出發。基于此,設計師將原始兩層建筑重新梳理,通過對內部樓梯結構的拆除與重建,下挖局部地基置入休閑空間,而相應產生水平向拾級而坐的臺階和垂直向的錯層懸挑房間,大家可以坐在臺階上,彼此交流談心,在閱讀中消磨時光,或者是舉辦一些小型的聚會會很不錯,于是,一個有趣的互動的空間便產生了。矗立在中間的混凝土結構柱成為空間的力量中心,既作為多種生活情境的切換按鈕,分割了過道和休閑區,更是空間的中心精神所在,起到向心聚攏的作用,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也會在空間的感染下被莫名的拉近了。民宿的入戶,保留了原先的大塊落地玻璃門,消弭內外界限,穿引溫煦陽光和景致,水磨石無縫地坪串連公共區域,空間的延展性得到加強。夜晚,室內溫暖的燈光透過玻璃門照亮馬路,如同海港中的燈塔,在等待晚歸的客人,將溫暖和真誠悄無聲息的傳遞出來。高低錯落的臺階,有趣而富有層次,下幾踏后再上幾踏,似乎可能會忘記自己是在地上還是地下。因為房屋本身就落在社區內,我們希望透過新與舊的取舍,融入當地景色當中,感染居住者與鄰里。前臺保留的原始磚墻與屋外對面的紅墻民居遙相呼應,老舊的事物隨著時間所呈現的美感,與自然發生的痕跡,以及人的行為,讓建筑可以被記憶、傳承、永續。在材料的使用上,摒棄了豪華的材料來表達,而是選擇普通、樸實的材料建造,有時候豪華的材料往往會給人以距離感和精神的壓迫,我們希望空間的氣質是放松的。希望客人能明確的感受到在同一個空間中的生活感,但卻同時可以找到屬于自己的角落。客房內,地臺和家具一體化的設計,保持了空間材質的整體性,水曲柳的紋理,質樸溫潤,拉近人與人,人與空間的距離感。向心而居,讓這里成為聯結人與人之間情感的場所?;蛟S多年以后,并不會記得,但這里會永遠留下居住者的故事。